奖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奖杯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发挥优势服务三农集聚发展河南粮食深度谋变四川越桔

发布时间:2020-10-17 17:43:43 阅读: 来源:奖杯厂家

秋雨绵绵,凉风瑟瑟。火热的夏季过去了,河南大地静待丰收的金秋。

此前的夏粮收储仿佛还在昨日,满载优质小麦的运粮车呼啸着奔驰而来,将一座座粮仓喂饱填满。手拿自己辛劳换来的售粮款,农民们感叹着,现在种地不似从前,凡事都要讲究适销对路,市场喜欢啥,咱就种啥。如今,咱农民的年景是越来越好了!

万里之遥的纽约时代广场上,巨大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来自河南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挂面广告,向全球的华人恭贺新年,并邀请海外华人回家过年,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国内外网友的热烈讨论。

河南梦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专用饼干飞向天空,成为神舟十一号飞船航天员的太空主食……

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河南粮油食品已盛名在外。

变化,在人们吃饭时挑起的每一根面条里,在咬下的每一口馒头里,在电饭煲吸纳热气的每一粒大米里,在酒席宴会上每一滴香醇的美酒里,在白领丽人办公抽屉琳琅满目的零食里……

在河南,有关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和粮食供给侧改革的每一份文件、每一场会议、每一次决策、每一次创新、升级、转型,甚至每一次变革的阵痛,都明晰地记录着这些不为人察觉的变化。

1

抓好粮食收购

多措并举确保颗粒归仓

民以食为天,粮食供给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小麦是五谷之首,是主要的口粮、商品粮和战略储备品种,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具有核心地位。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

近年来,全省各级粮食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的目标要求,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多措并举,抓好收购,实现了农民丰产增收和市场秩序稳定。

2016年麦收期间,河南出现了近年少有的连续性大范围长时间降水过程,导致大面积小麦不完善粒超标,品相差,品质等级下降,农民售粮困难。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谢伏瞻多次过问夏粮收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6月25日—26日,省长陈润儿和副省长王铁奔赴商丘、周口专题调研,强调对小麦要按质定价,敞开收购;清筛色选,分类收储;资金支持,鼓励收购;增加库点,改善服务。当月27日上午,副省长王铁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抓好夏粮收购特别是超标小麦收购的政策措施。28日上午,省政府召开全省夏粮收购工作紧急会议,对落实省政府出台的购置清筛设备、农机补贴、超标小麦收购贴息等具体政策措施进行工作部署。

针对小麦不完善粒超标严重的情况,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资金,为地方国有粮食企业配置清理设备461台,对粮食经纪人、种粮农户等规定时间内购买的清筛设备,按国家规定给予最高30%的农机补贴;还安排3000万元资金,对收购超标小麦超过5000吨的粮食购销企业、超过10000吨粮食加工企业的政策性银行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各地市也在规定时间内,足额或超额安排财政补助资金,推动本地夏粮收购特别是超标小麦收购工作,千方百计将农民手中的粮食收上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安排100亿元,用于收购超标小麦的资金贷款支持;全省各级粮食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向售粮农民无偿提供筛选设备,帮助农民整理粮食,强化各项优质服务,羊肚菌种植是不是骗局做到整理达标后应收尽收。

2016年,全省夏粮收购托市小麦1213.5万吨,占全省夏粮收购总量的近60%,是2010年以来收购量最多的一年。

为确保2017年夏粮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河南省分三批确定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1187个,空仓容1402.6万吨,做到了“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

在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的同时,河南省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优质小麦种植,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目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600多万亩,力争到2018年达1200万亩以上。

为确保农民增收,实现优质优价,确定滑县、息县等8个县(市)为优质小麦示范县(市),并实行对优质小麦种植户每出售一公斤优质小麦财政补贴0.2元的政策,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种植优质专用小麦的积极性。

河南省豫粮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所属河南省粮食局的20家粮食企业组建的大型国有粮食集团公司。2017年,该公司带头推进省政府“四优四化”工作部署,积极推进传统普麦贸易向优麦贸易转型升级,开展优质小麦“四专”业务,目前已收购优质小麦20多万吨,带动农民增收补贴4000万元左右。

此外,河南省相关部门还积极组织省内、省外企业开展产销衔接,促进“豫粮豫用、豫粮全国用”。

2

确立五大目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刻把握经济发展大局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

目前,河南粮食库存高位运转,大型粮食集团引领带动作用和粮食品牌效应不强,粮食产业发展引进高端市场需求的能力不够。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河南粮食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同时粮食行业“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十分艰巨。

为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粮食流通领域结构性矛盾,促进粮食流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河南省制订了《关于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2016—2018)》。其主要目标:

粮食产品供给结构更加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倒逼机制,加快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强化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等有效供给,提供适销对路、品种丰富、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粮油产品消费需求。

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促进粮油深加工转化为引擎,促进产收储加销有机融合,激发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潜能,推动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实现抓收储、管库存、保供应、稳市场和强产业、活经济、稳增长、促发展“双轮驱动”。

粮食流通市场更加高效有序——加快推进粮食行业地方储备、质检系统、粮食信息、应急保障等四大体系建设,构筑军民融合和行业诚信评价体系,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流通服务网络,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维护高效规范的粮食流通秩序。

粮食流通能力显著提升——加快实施“粮安工程”,加强现代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和行业信息化建设。补齐粮食流通短板,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更好地满足粮食资源快速集散、顺畅流通、高效配送的需要。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反馈作用,推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着力提升粮食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河南省通过制定一系列粮食政策,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建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支持粮食经营企业积极创新粮食收购新模式,并通过优质优价、技术指导、代收代储等方式,让农民增加优质粮食品种供给。完善优质粮食评价标准体系,健全收获粮食品质测报制度,让优质区域优质粮食品种有自己的价格形成机制,为优质粮食配置优质市场。

河南华星粉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建现代化标准粮食储备库,仓储能力达13万吨。采用“公司+合作社+种粮大户”运行模式,从富硒小麦种植抓起,全程控制产品质量,着力打造“区域品牌”,自建网络商城及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主食产业家庭化”的格局,让农民从中分享产业融合的利益。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的消费方式已发生质的变化。河南省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创新营销方式,加强“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粮油网络经济,鼓励发展粮食销售、配送等配套产业,有效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供给效率。

河南麦佳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了“麦佳商城”APP,在农户和企业间搭建信息桥梁。利用APP信息窗口,提供便捷的科技种植信息指导,发布权威价格信息,让农户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与农信通集团、京东集团及村村乐公司合作,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拉近了城乡距离,满足了城镇居民及广大农民的不同需求。

3

主食产业化

打造粮食产业经济“新王牌”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指出:“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一大优势、一张王牌,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近年来,河南省紧紧围绕这一优势,通过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实现了以面米主食为代表的粮食产业经济跨越发展,打造了河南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王牌”。2012年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成立主食产业化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省粮食局为全省主食产业化工作牵头单位。随后《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指导意见》《2012—2020年河南省主食产业化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为全省主食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河南省主食产业多年来稳居全国第一位。财政部对河南利用商品粮奖励资金发展主食产业的做法表示肯定,国家粮食局转发了河南省的相关意见和规划,在全国推广河南经验,近30个省市组团前来考察学习,主食产业正成为河南一张亮丽的名片。

2012年—2017年,全省共筹集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4.33亿元,先后分7批采取贷款贴息方式对225个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企业给予扶持;同时带动373个、总投资近340亿元的主食产业化项目建设。今年河南省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5亿元的“河南省粮油深加工发展基金”,以进一步支持粮油加工企业做大做强。

在此基础上,河南着力突出本省优质小麦、优质花生等原料优势,通过财政补助资金向粮油精深、特色、优质企业倾斜,引导粮油企业向化工、医药、保健等精深加工领域延伸,支持粮油加工企业加强米糠、稻壳、碎米、玉米胚、麦胚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开发新型优质健康粮食产品和针对特定人群的功能性、特用性粮油产品。突出河南“强筋”“中筋”“弱筋”等优质小麦特色,培育优质粮油品牌,发展优质粮油产业。

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吃出品牌、吃出特色,已成为当今人们的新追求。目前,全省粮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品供给结构更加优化,一系列适销对路、品种丰富、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的粮油食品走进百姓餐桌。全省中高端产品销售额占比从2012年的70%,上升到2017年的82%。漯河南街村集团生产的凉拌面、武汉热干面等系列鲜湿面,先蒸后煮,乳酸保鲜,满足了消费者方便、快捷、健康的饮食需求;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针对糖尿病人研发生产的“九德谷膳”复合荞食,解决了特殊人群的主食问题;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速冻食品达到9大类400多个品种,满足了从儿童到老人不同群体的全方位需求;漯河“雪健”、焦作“麦乡”、永城“远征”挂面等,已成为广受欢迎和叫得响的地方知名品牌;南阳想念集团、商丘诚实人和开封天丰面业公司,将“河南烩面”“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等全国各地的特色面食做成快捷、方便的调味面,大大丰富了百姓餐桌。

郑州(中国)好粮油产销对接及设备技术博览会将于9月20日开幕,邀请全国知名粮企参加,开展产销衔接、贸易洽谈、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等系列活动,为河南粮食走出去,省外粮食走进来搭建共赢平台。鼓励三全、思念、博大、想念等大型粮食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河南粮食”这张“王牌”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享用河南粮食。

河南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发展,推动主食加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年底的1185.6亿元增加到2016年年底的1865亿元,年均增长7.9%;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由70%提高到82%,主食产业化率从不足15%提高到35%。小麦粉及其工业化馒头、挂面、方便面等年产量均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速冻食品年产量占全国速冻食品总产量三分之二以上。以小麦粉为首的河南品牌、河南商标走向全国,已培育全省成品粮油加工企业品牌306个,产品品牌483个,注册商标443个。

河南主食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带动和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纷纷赴豫投资建厂。近几年,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五得利集团、华龙集团、克明面业等中外知名企业,通过新建、改建、租赁、投资参股等方式,已在河南落户并形成500多万吨的年加工能力;三全、思念、白象、大程、斯美特等省内知名企业,也积极向省外扩张,利用当地资源建立生产基地,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部分企业产品走出国门,走进海外,初步实现了引进来、走出去的良性互动。

4

产业反哺农业

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

河南省省长陈润儿说:“不能吃饱肚子,忘了农民。”

全省各级粮食部门为把省长这句承诺落地生根,一方面积极作为,加快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顺畅粮食流通渠道;另一方面强化措施,做大、做强粮食流通产业,反哺农业并回馈农民。

漯河雪健食品公司牵头,与当地实力较强的种子公司、农机公司、供销公司和农民合作社等,共同组建成立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漯河雪健粮食农业产业化联盟”,既建立了20多万亩无公害小麦种植基地,确保了自身优质原料来源,又为农民提供了优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实现了多赢;河南大程粮油集团基地面积已发展到200多万亩,带动50万农户近200万人,亩均可增收400元左右;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动形式,与农民签订优质玉米合同种植面积90余万亩,就地转化玉米40万吨,价格比周边县市价高出80元/吨—120元/吨,农民年收入增加近5000万元。

豫粮集团为解决农民收粮、储粮、清理、烘干等难题,建立了粮食收购、种子供应、测土配方配肥、农技农机服务和优质粮油产品供应站等“五站一体”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以标准化、品牌化形式将农资及农机服务打包直接销往田间地头。同时,还打造了现代农业共同体,实行“两低一高二保障”,即供应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20%,田间管理机械作业价格低于市场价格20%,粮食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20%,农技服务保障、农业保险保障。

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有效反哺了农业,促进了粮食加工转化和农民就业,带动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每年就地加工转化粮食6087万吨,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万个,为农民增加收入122亿元。

5

危仓老库改造

有效解决“卖粮难”和“储粮难”

粮食安全,关乎国之命脉,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仓廪实、天下安”。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既要守住粮食数量,更要确保质量,千方百计搞活流通,多途径扩大和提高粮食收储与供应保障能力,做牢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河南国有粮仓建设,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保障储粮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全省地方国有粮库因过去存在投资不足问题,一度出现“三多”现象,即年久失修多、危仓险库多、简易建仓多。

2013年全国启动“粮安工程”。2014年河南省被列入“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重点支持省份。2014年—2016年,在全省各级政府领导下,粮食、财政部门协同一致,组织实施了全省“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投资14.04亿元,维修仓容1801万吨,改造新增仓容120万吨。同时,还带动和引导市县及粮食企业筹集资金19.86亿元,改造新建仓容496.4万吨。

通过“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的维修改造、功能提升和由此带动的多渠道筹资建仓等,国有粮食企业仓容明显增加,粮食出入库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农民售粮环节,提高了售粮收入。按照每斤增加0.1元计算,每年可为全省粮农增加收入近12亿元。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确保了职工就业和行业稳定。按每收储1万吨粮食获保管、出入库等费用收入160万元计算,每年可为全省企业增加收入9.5亿元。

6

仓储智能化升级

粮食流通看得见管得住

粮安是国策。储粮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也是粮食顺畅流通的重要手段。而实现粮食储存安全,既要有良好的仓储设施,更要有先进的粮食储存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2015年,作为产粮大省,在省政府正确领导下,通过激烈竞争,河南“粮安工程”仓储智能化升级被列入国家三个重点支持省份之一。坚持从实全国各地大蒜价格行情 际出发、以需求为主导、顶层设计为原则,加快工程建设。河南省粮食仓储智能化升级总投资56385万元,1841万元用于建设省级管理平台;54544万元用于建设371个“智能化粮库”。

截至目前,全省“粮安工程”仓储智能化升级工作指导意见、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已全部印发。河南郑州兴隆国家粮食储备库、焦作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河南许昌新兴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有限公司3个智能化升级改造试点库业已建成,投入使用。焦作市及其各县区的智能化粮库建设已全面完成,其他多数市县都在紧张施工和建设之中,按照时间节点年底全面竣工。届时,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安全稳定、信息共享、多级联动、覆盖全省的粮食仓储管理信息化体系将得以完善。

粮食仓储智能化升级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河南省仓储管理由传统人工转向现代,储粮技术由单一转向技术集成,通过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全面提升河南省粮食仓储管理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储存。

7

优质粮食工程

助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2017年,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印发《关于在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通知》(财建〔2017〕290号),决定在全国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河南省粮食局、财政厅抢抓机遇,密切配合,积极申报,再次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第一批重点支持省份。

河南“优质粮食工程”现已进入赛道,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陆续登场亮相。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将利用三年时间,建立1000余个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针对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农民收粮、储粮、卖粮、清理烘干等诸多难题,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的现有资源,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增强农民市场议价能力,促进粮食提质进档,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将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形成以“省级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为核心、区域重点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为支撑”的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健全粮食质量安全预警监测与检验把关能力、增强基层粮食质检机构实力,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

“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将聚焦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通过标准引领、质量测评、品牌培育、宣传推广和试点示范等,扶持一批优质粮油加工企业,开发生产一批中国好粮油产品,培育一批绿色优质粮油品牌,形成粮油产品健康消费良好氛围,提高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供给水平,促进粮食优质品率显著提升,到2020年全省产粮大县粮食优质品率达30%以上,满足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实现粮油供给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

近几年,全省各级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强化措施,发挥优势,加大力度,积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了河南粮食的深度变革。未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聚拢政策,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为“三农”服务的同时,加快粮食行业转型升级,谋求粮食产业经济的更快发展。 光伏发电政府补贴政策记者李若凡

什么是土地确权 芹菜根泡水喝的功效 冬季蔬菜

alevel考试时间

ib辅导

辅导ib